-
-
-
从全球首款GCG/GLP-1双靶药减重药物上市看人源化模型小鼠如何赋能减重药物研发
2025-07-02近日,信达生物宣布,其自主研发的信尔美®(玛仕度肽注射液)正式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批准上市,用于成人长期体重管理。如何理解该药物的减重机制?在该药物的开发过程中,人源化小鼠模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?亚星yaxing868官网为您解读。
-
-
-
-
为何顶级期刊偏爱它?免疫缺陷小鼠B6-Rag1 KO的多领域应用揭秘
2025-07-01Rag1(Recombination-activating gene 1)是催化VDJ重组的酶复合物的核心组分,在介导B细胞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中发挥关键作用。B6-Rag1-KO小鼠通过敲除Rag1基因构建,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,其表现为:胸腺和脾脏缩小,缺乏成熟T细胞和B细胞,同时NK细胞比例略有增加。凭借独特的免疫缺陷特性,B6-Rag1 KO小鼠在免疫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,并已成为多领域科研的强大工具。
-
-
-
-
免疫治疗耐药有救了?ASCO 2025 PD1联合疗法捷报频传,人源化小鼠助力破局
2025-06-17近日,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(2025 ASCO)在芝加哥落下帷幕。会上,PD1联合免疫疗法捷报频传。今天就跟随亚星yaxing868官网一起走近相关研究报告,并认识人源化小鼠的积极作用。
-
-
-
-
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已达230万!这5类乳腺癌小鼠模型值得关注
2025-06-12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,其防治挑战备受关注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数据显示,202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达230万(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25%),死亡病例67万(占女性癌症死亡的15.5%)。已超越肺癌成为女性第一大癌症[1]。我国乳腺癌现状更为严峻:发病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,且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仅46岁[2],中位确诊年龄为45-55岁,年轻化趋势显著[2-3]。今天,亚星yaxing868官网将系统解析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分型体系,并重点介绍乳腺癌研究中常用的小鼠模型类型及应用价值。
-
-
-
-
结直肠癌研究利器:基因工程小鼠等动物模型全面解析
2025-06-11结直肠癌作为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及第三大致命癌症,当前的发病现状如何?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?基因工程小鼠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?欢迎跟随亚星yaxing868官网的脚步,走近结直肠癌研究,认识在其中应用广泛的几大动物模型。
-
-
-
-
2周减重10%,真有这么神?走近Amylin类似物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数据
2025-06-11胰淀素(Amylin)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与胰岛素同步分泌的37肽激素。它通过与下丘脑孤束核(NTS)的降钙素受体复合物(CT/RAMP)结合来抑制食欲,并能显著延缓约50%的胃排空速度,从而增强饱腹感[1]。
-